关于高效课堂的几个关键部位的解读
——贞元学区 韩瑜
高效课堂从实施以来,任课教师存在许多误区。在此,我们就几个关键部位予以解读。高效课堂要坚持“简单实用、方便操作”的原则,即就是,让导学案、课堂教学符合学生的认识思维和逻辑,简单、方便、实用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通过3年的编写、修改,导学案已基本达到了以学生认知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以培养能力为目的的要求,而我们的小组建设和评价(评价的角度、评价的原则、评价的技巧)还有待加强和改进(高效课堂要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核心,教育教学不只是教给学生知识,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更主要的是教给学生科学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故此我们就相关环节加以说明:
导学案必须做到两下两上(就语文课):
一下:就是提前预习(这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最关键的一环);我们的教师要明白预习就是让学生基本读通、读懂课文的内容。首先,是借助字典、词典弄明白生字、生词(读通),其次,把关键语句、段落的意思弄明白(读懂)。完成导学单自主探究部分。(安排在头一天下午或晚上。自学,学到的知识很肤浅,不深入,不透彻,甚至不确定。)
一上:就是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备导学案(导学案的备写是一个不断充实完善的过程):通过对部分学生导学单的批阅,弄清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存在问题,在导学案上标注修改,把其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来完成,这样,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两下:就是课堂使用,教师授课必须依导学案中问题为导向,确保课堂内容充实,有针对性。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完成对问题理解和思维拓展(讨论的问题不宜多),并完成针对性的达标练习。(要求:学生回答问题声音要洪亮、重视对学生有感情朗读的培养,整个课堂要有生机和活力。得,知识在教师的点拨,学生的互动交流和巩固练习中得到明确和统一)。
两上:课后收回导学单,批阅,收集、归纳学生课堂未完成的问题。从而针对性的个别辅导,确保每一个学生质量的提升。
两上两下是一个“学”与“得”的过程,这个过程作为教师我们要深入的实践和研究,我们要从怎样“学”和怎样“得”上下功夫,“理”越辩越明,也就是说,学生预习得到的只有在课堂经过大家的讨论辩析和实践操作才能得到确认、拓展和延伸。
小组建设与评价:
(有效教学,实现独学、对学、群学,做到知识互补,共同提高,合理建立小组,健全小组合作机制,尤为重要。合作互助在每一节中都得到充分体现,使学生深深感到自己的学习责任,和承担的学习任务。在学习评价时,按小组成绩评价,减轻个体压力,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使“差生”自尊心得到保护。小组合作学习是转化“差生”,缩小差异,面向全体,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组内每个学生都能够为小组做出贡献,每个成员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体验了学习的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使得“差生”自觉和不自觉地对自己提高了学习要求。整体学业成绩提高。摘《教育论坛》)
小组建设:坚持“同质结对、异质分组”的原则,一个班分成若干个平行小组,每个小组好、中、差搭配,在一个小组中,同质结对。其次,培养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学习团队(评价要面向小组,让每一个学生的成绩都成为小组的全体成员有荣耀)。第三、培植健康向上的小组文化。让各小组在各项活动中形成竞争单元,培养集体观念。
评价(以课堂教学为主,兼容学生作业、纪律、卫生、班级学校活动表现):课堂教学一定要注意面向全体,问题要因人设题。针对中等学生要设定较难的题型、学困生设定简单的题型。优秀学生作为解决疑难问题和总结汇总的对象。其次,教师要明白自己是导演,学生是主角,一定要把表演的机会让给学生。学生预习后,课堂教学成了学生知识印证、拓展、延伸的过程,让学生大胆的去展示(展示他的预习成果、字词的掌握、句段的认识、关键内容的理解)。如:朗读、串句、归纳、总结。通过学生的独学、对学、群学和不同层次学生的交流完成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期间,通过教师对学生学法(如分析问题的角度、朗读的技巧、回答问题的完整度及规范书写等)的指导,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尊严的融入课堂,取得收获。
评价机制:课堂教学要坚持“同质评价、机会均等、优质赋分”的原则,即就是按层次设计的题型,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层次的题型,但是学困生能回答的一定要让学困生来回答,极大限度的保证学困生的参与。让学困生知道,一节课中,老师随时关注着他们,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参与意识,并及时表扬和加分。让学困生认识自己在小组中的价值,从而更主动、更自觉地去学习。其次,在同质学生展示过程中一定要引入竞争机制,确保不同组的相同的学生有竞争的内容和机会(如:语文朗读,同质的相互对比,数学展示,在同等难度的情况下,同质的相互竞争)。所以,高学课堂不仅是学优生活跃思维,积极探索,踊跃展示的平台;更主要的是学困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树立自信和自尊的平台。
总之,高效课堂的两个关键环节导学案的正确使用和小组的科学评价是我们每一个教师要认真学习,深入实践的,要在实践中认真总结,从而完成角色的转变,学生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