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呼秀珍,女,汉族,1944年12月生,中共党员,陕西省咸阳道北中学特级教师。1965年工作至今,呼秀珍坚守讲台52年,她7次参加教学比赛,全部获奖,负责的科研课题获一等奖。在几十年教学生涯中,呼秀珍始终做到四个“认真”,就是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认真批改每一本作业,认真对待教学中出现的每一个问题。翻开她保存的48本教案,每本扉页上都写着“认认真真教书,全心全意育人”“和和气气做严师,扎扎实实抓教学”等自勉的话,字里行间渗透出她对教育的执着,对事业的忠诚。2017年11月,荣获第六届全国诚实守信模范称号。
“教师职业本身就是一种奉献” 您如何看待“诚实守信道德模范”这一荣誉? 在我看来,获得全国道德模范荣誉不是目的,也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起点。虽然我已经73岁了,但是只要做人,我就要做到诚实守信。而且先进的意义在于引领,在于带动,我要引领、带动更多人向这个荣誉努力。 在您教学生涯中有“四个一”:不收取学生一分钱的补课费,没有旷一次工,没有耽误过一节学生的课,没有放弃过一个调皮的学生。您是如何做到的?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有自己的职业道德。我就是照着学校的要求,实实在在去做的。比如说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我们这一代人把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回想下,在52年的从教岁月中,在不紧要的病、不紧要的事儿面前,我选择了以工作为重。2008年,我做了胆囊切除手术,为了不影响工作,我选择在寒假做手术。术后休息了几天,正月十六就站在课堂上讲课,啥事儿都没耽误。 “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初中阶段正好是青春发育期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不像小学生那么听话,也不像高中生那么懂事,很难管理。常常有学生让我掉眼泪,为此我也想过放弃他们。但冷静下来,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孩子要不成器,家就完了,想想我是老师,就得教育、帮助他,成绩能提高多少就提高多少。初一时我们班有多少人,初三毕业时就多少人,中间一个都不放弃、不抛弃。 教师职业本身就是一种奉献,我给青年教师培训时说过三句话:“教育是奉献不是索取”,“教育是公益不是功利”,“教师先自重才能受尊重”。如此定位后,你会感觉永远有使不完的劲、干不完的活儿,而且非常快乐。 11月16日,第六届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呼秀珍接受中国文明网专访。中国文明网 邓值尹 摄 “多面渗透,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您如何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呢? 首先,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并及时传达给孩子们。2015年我参加了全国第七次少代会,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并作了重要讲话,寄语全国各族少年儿童要从小学习做人、从小学习立志、从小学习创造。我把这些信息及时传递给孩子们。其次,在语文教学中对孩子进行教育。有好多课文特别好,比如《我的老师》、《长征组歌》等,通过朗读、演唱和办小报,入脑入心,进而实现教育的目的,这就是教学的渗透。再次,充分利用班会,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收效甚好。最后,我们学校有两个展示,一是校室展示,咸阳中学今年建校60周年,学校设有大的校室展览。另外咸阳市委宣传部特意举办了“呼秀珍和她的雷锋家庭展示”,展示了我所有的教案、笔记、日记以及获得的教学奖项等。这些都助力于青年教师、初一新生的做人、学习和成长。